吸管妞導讀
點擊視頻,聽聽樓仲平怎么說!
“雙童”反思篇:雙童離“死亡”只有六個月!向死而生@樓仲平 時隔七年再次推動企業重大改革!
“雙童”改革篇:雙童面臨“生死劫”、管理層進入“恐慌區”!@李二橋 繼續接棒改革,強力推動管理者脫離“舒適區”!
“雙童”落地篇:雙童直面“死亡”下細思極恐!強力推進改革下喚醒團隊進入“戰斗模式”!
“雙童”為什么會塑造“家文化”?
實際上,中國企業的“家文化”來自于國人對“家”的特殊情感。幾千年來,我們在家庭內部之間形成了一種母慈子孝、兄友弟恭、夫敬妻柔的“家文化”。
樓仲平分享的“家文化”PPT頁面
正是由于這種文化的深遠影響,很多企業管理者也將“家文化”融入到了企業經營當中,認為公司是一個大家庭,把員工都當作兄弟姐妹,一開口就是“家人”、“親人”、“兄弟姐妹”……并認為唯有“自家人”才能把工作做好。
“雙童”在十多年前,也將“家文化”作為當時員工管理的著力點。那么,“雙童”的“家文化”是如何形成的呢?
2005年,“雙童”基于人性的需求,希望能夠解決員工實際問題,從而形成穩定團隊和“忠誠型員工”,建立了以“人”和“家”為中心的人性化管理模式:
引導夫妻工在公司就業,鼓勵員工子女在身邊就學和生活。 | |
2 | 給所有員工提供免費的三星級寢室和免費餐飲服務。 |
3 | 提供全方位的后勤服務保障。 |
4 | 提供暑假期間小兒監管的便利。 |
5 | 盡力解決核心員工子女的公辦就學。 |
“雙童”的員工大多數以家庭形式存在
觀念轉變:公司為什么不再是你的家?
既然如此,為什么“雙童”在這兩年推動改革的過程中,一再強調“雙童不是你的家”的觀點呢?
樓仲平分享的“家文化”PPT頁面
原因很簡單,首先,我們要理解“家”和“企業”有著截然不同的差異,如果在企業經營中簡單地認為“企業”就是“家”,將會出現許多問題:
樓仲平分享的“家文化”PPT頁面
在家庭中,決策通常由家長做出,家長關注的事情就成為了家庭生活中的重點,家長不重視的事情就沒有人關心。
動蕩時代下,我們需要怎樣的組織關系
那么,我們究竟需要什么樣的組織關系呢?
首先,我們需要認知這個時代的變化。在如今這個互聯網信息時代,信息交互傳播速度極速加快,外部環境的持續不確定性成為企業面臨的最大挑戰。
同時,大量在互聯網信息時代下成長起來的90后、00后員工進入工作崗位。他們的思維與以往的老一代有所不同:他們有著高度的自我導向和成就導向,更加注重平等、自主和自由,蔑視權威、層級和考核。這表示我們進入了一個體價值的崛起的時代。
樓仲平分享的“家文化”PPT頁面
既然,“家”與“企業”之間存在如此大的差異,在“家文化”氛圍下形成的組織關系已經無法適應時代發展。
所以,我們亟需建立起一種能夠順應時代發展的組織關系:企業管理者應該把員工看成是有血有肉的“人”,而非單純的勞動力,通過平等善待、理性引導,為員工創造平臺和機會,讓每個“人”實現其內在價值的同時,也為企業創造更高效益,從而形成一個“利益共同體”。
如何變革組織關系,形成利益共同體?
下面,我們一起來看看“雙童”是如何讓企業和員工形成“利益共同體”的吧!
需要強調的是,我們推行“雙童不是你的家”,并非是將“雙童”營造成一個冷血場所,而是讓員工從情感上割棄對公司的無條件依賴,將對組織的認知從感性轉向理性,運用職業化思維引導員工價值創造。
“雙童”在以往的管理形式上采取“管人”的模式,各項事務都通過層級指令、管控執行。在時代巨變下,基于“人”的變化,我們理解到純粹的“管人”已逐漸不可行。
樓仲平分享的“家文化”PPT頁面
另一方面,“雙童”在績效管理上,推行全方位崗位考核制度,開展了競賽評比機制和崗位淘汰機制,從而讓優秀的奮斗者得到應有的獎勵,將那些在公司里混日子的人淘汰出局!
不僅如此,”雙童”在第二波改革推進過程當中,明確給所有車間基層管理崗位加薪30%及以上,目的是為了吸引外部優秀的生產管理人才進入,形成倒逼機制,推動崗位競爭,解決組織效率低下、團隊老化的問題,實現優勝劣汰,從而讓用心做事的人得益,讓追求結果的奮斗者得到彰顯!
給所有車間基層管理崗位加薪30%及以上!
在這樣一個巨變時代下,企業與員工已經形成了一個“利益共同體”,這是一種合作共生、互利共贏的關系,員工的創造能夠推動企業的發展,企業的進步也能促進員工你的成長。因此,不管是企業還是個人,唯有跟上時代的步伐,積極地做出改變,才能在未來的發展當中,找到自己的價值并獲得持續的成長。